中国矿产网 - 矿产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动态 | 企业动态 | 市场分析 | 技术中心 | 政策法规 | 营销知识 | 营销技巧 | 经营管理 | 储量方法 | 储量检测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企业动态 > 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改革发展纪实
G.biz | 商业搜索

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改革发展纪实

信息来源:kuangchan.biz   时间: 2012-11-08  浏览次数:770

    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局长、党委副书记郭玉虎在大水金矿检查指导工作
    被誉为全国地质勘查行业先进单位的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以下简称三勘院),近年来又多了几张闪光的名片:中国地质学会2010年度“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奖”,国土资源部2011年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重大找矿突破奖”,全国地质灾害群策群防突出贡献奖,全国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万村培训行动先进集体,全国十佳找矿突出成果奖等等。
    这一张张闪光的名片,折射出的是三勘院成功的发展思路和转型跨越。从建院的2000年到2012年,三勘院总收入保持了年均20%的增长速度,由2001年总收入不到1亿元到2006年总收入2亿多元;由2008年总收入突破3亿元到2010年实现总收入4.6亿元,今年有望突破7亿元大关,院的综合实力大幅提高,呈现出全面协调、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三勘院从众多的地勘单位中迅速脱颖而出,三勘院的崛起与其改革的12年密不可分,这12年是砥砺奋进的12年,是改革创新的12年,也是转型跨越的12年。
    近日,记者走进三勘院,对话院长王承军,解析三勘院12年来是如何走向成功之路的。
    改革篇:
    抢抓机遇、谋发展之策、鼓发展之劲、聚发展之力,才能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甘肃省地矿局党委在全局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做出了“队伍调整,资产重组”的重大战略决策。2000年11月10日,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正式成立,由原地矿部和甘肃地矿局所属的五个地勘单位经两次合并重组而成。其中包括:成立于1942年的原地矿部甘肃省中心实验室;成立于1958年的甘肃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成立于1965年的甘肃地矿局第三地质队;成立于1975年的原地矿部兰州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成立于1982年的甘肃遥感地质中心。
    重新组建后的三勘院可谓老人员,新单位,专业种类之多,技术力量之强,功能手段之全,在全国地勘单位中也不多见。
    12年来,三勘院乘着国务院加强地质工作《决定》的东风,牢牢把握中央扩大内需,西部大开发和甘肃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有利时机,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急需资源保障和地质找矿第二个春天到来的有利契机,深化改革,锐意创新,逐步实现了地勘队伍社会化、地质工作专业化、地质勘查商业化的转变;实现了做精做强做大地质勘查,矿业开发,地质灾害防治,商业性地质工作,实验测试,多种经营基地物业全面发展的转变;实现了从单一矿种勘查向国家急需多矿种勘查的转变;实现了矿业开发从“一院单矿”向“一院多矿”的转变;如今已发展成为以从事固体勘查,区域地质调查,黄金矿业开发,遥感地质调查,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地质灾害防治勘查、设计、施工、评估、地质环境评价,矿产资源储备监测,地质实验测试(岩矿鉴定,岩矿测试),金银贵金属及珠宝玉石监督检验,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查,古生物研究与开发等生产与科研为主的综合型地质勘查单位。
    忆往昔,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地勘,到全省地勘单位的排头兵,改革的道路漫长而又艰辛,三勘院是如何做到的呢?王承军认为:“思路贯通着出路,思想决定着高度,面对竞争激烈的地质勘查和矿业开发市场,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实现跨越发展,就要建立起一种大地质、大市场的新思路,抓主业,抓矿权,走出去,促发展。”
    基于这一考虑,近年来三勘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以地质找矿为主,不断拓展发展空间,逐步形成了以探、采、选、冶为一体的地勘新格局。步入了找矿—开矿—回报—补偿—反哺找矿的良性循环新路子。
    以甘南合作早子沟金矿为例,自该院发现并评价后就与中国黄金著名生产企业——山东招金矿业集团合作开发,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2011年生产黄金937公斤,2012年黄金产量有望突破1500公斤,在开展黄金生产的同时,早子沟金矿加大了对矿区内及周边的环境治理力度,实现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矿山可持续发展之路,极大地支持了甘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王承军所带领的领导班子超前的思想,清晰的思路照亮了三勘院改革发展的道路,“走出去”的战略在实施,统一部署,区域展开,点面结合,重点突破的找矿思路在实施。地质勘查,矿业开发,地质工程,实验测试被作为重点,形成优势产业链,实现资源、资本、技术等要素的优势互补,成为该院闯市场的主导产业。
    加大硬件设备投入 确保经济快速发展
    随着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设备的严重不足与老化跟发展的矛盾日益突显,审时度势该院确定了“购进现代化设备,抢占科技制高点,走精兵加现代化之路”。院里先后购置了全液压坑道钻机,全站仪,测井仪,GPS卫星定位系统,液相色谱仪,ICP全谱仪,M6原子吸收光谱仪,X荧光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等先进的现代化设备,全院地质勘查工作和成果的现代化,数字化,为专业技术人员施展才华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代化设备的大量投入,不仅减少了用工人数,改善了工作环境,降低了劳动强度,加快了生产进度,而且使得经济效益明显地凸现出来。仅引进1台坑道钻机,一年完成产值80多万元,相当于老式钻机经济效益的2倍。人无我有,人有我专,新设备的引进,不仅提升了该院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为进军更广阔的领域提供了技术保证,使三勘院尝到了科技带来的甜头。
    改革伊始制度先行 合理调整科学发展
    为了适应市场化的要求,三勘院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进程,将传统的“人管人”变成了“制度管人”,实现了从“人治”到“法治”的跨越。在全院各经营实体全面推行项目负责制,责任考核制,经济实体独立核算制度等。聘用制度,用工制度,分配制度,廉政制度等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和健全,各类量化考核评比办法的实施,使人员配备,机构设置,经济指标,质量标准,材料消耗,安全管理,设备管理都有了奖惩标准。人人指标分解,处处制度管人,50余项各类经营管理制度,涉及全院管理的方方面面,经济杠杆打破了苦乐不均的局面,工作生产发生了令人振奋的变化。
    各经营实体的职责和运行机制在调整,职能交叉,业务相近的单位各有定位,地勘所以从事地质找矿和地质勘查项目为主,矿业公司以从事商业性地质勘查和矿业开发咨询服务为主。地质灾害防治院按照“企业化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充当了“事企分离”的“试验田”,建立健全与企业相适应的内部经营,激励,竞争,分配等机制,尝试推行以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为全院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重视人才培养模式 力促经济健康发展
    知识改变命运,人才凝聚智慧。王承军说:“一切愿意来院施展才华的有志之士,三勘院的大门始终对他敞开。”抓住人才,唯才是举,使得三勘院在面对地矿人才奇缺的状况下,抢占了科技竞争的制高点,院里制定了“以人为本,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在人才的吸纳和培养上,不遗余力,不计代价,只要有利于人才的破土而出,有利于人才能力的最大发挥,一切条条框框都可打破,一切模式都可以推倒再来,大大加速了该院向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经营的转变。
    在如何吸引、留住人才问题上,三勘院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事业上支持,工作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待遇上倾斜。做到了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每一个到三勘院工作的人,都被这里的激情所感染,充满竞争,激励人才成长。在这里,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都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这为三勘院的发展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院里对贡献突出的专业技术人才授予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积极推荐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成为国家,省部级劳动模范等,先后涌现出一大批专家型优秀人才,成为院里科研生产的骨干力量。
    目前,该院共有在职职工1019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92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4人,高级工程师62人,高级经济师4人,高级政工师5人,高级会计师2人,高级建筑师1人;中级职称171人,初级职称257人,各类注册资格技术人员14人。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创造性,积极性不断发挥,全院生产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先后承担并完成的各类地质科研专题项目200余项,领域涉及基础地质研究,矿产地质研究异常筛选查证,数字地质图编制,数据库建设,样品分析测试开发研究,标样研制,选冶方法及工艺流程,环境治理与地质灾害防治,古生物研究,地质遥感评价与技术方法应用等诸多方面。
    毋庸置疑,这支从传统中走来的队伍已今非昔比,真正成为了一支具有现代思维的知识型产业大军,三勘院不仅由生产科研的基地变成了培养优秀人才的基地,也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开辟了一条“快车道”。
    创新篇:
    只有抓住主要矛盾,以创新作为永恒的主题,才能引领全院从根本上破除制约经济和事业发展的思想障碍
    如何在改革的道路上持续走下去,王承军有他自己的见解:“创新,唯有创新我们才能跟得上时代不断赋予我们的新要求,就我们地勘行业而言,我们的工作范围不能仅局限在地质勘查行业,我们要把地质勘查与矿业开发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地勘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三勘院在稳抓改革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地质勘查与矿业开发紧密联系起来,先后成立了甘肃玛曲格萨尔黄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甘肃省合作早子沟金矿有限责任公司两家参股矿山企业。地质勘查呈现出多元化、多方位的发展态势,为该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展专业技术优势,全面拓展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科研院所、国有矿山、民营企业联合进行风险地质勘查、矿业开发和矿权转让的局面已经打开。
    2006年以来,三勘院不断总结创新地质找矿的新思路,不断采用新方法和新技术,以“主攻大水成矿带,深化甘南富集区”为总体思路,在西秦岭西段的大水-忠曲、夏河-合作和迭部-舟曲三个金成矿带上持续开展地质找矿工作。其中,在玛曲大水金矿开展了“攻深找盲,探边摸底”(即把寻找矿床深部隐优矿体作为探矿主攻目标,加强对原有地质成果资料的分析比对,用地学新理论、新方法指导找矿,瞄准矿床的延伸方向的探矿策略),使探明金资源储量由原来的53吨提高到了102吨,达到超大型规模。经初步预测,玛曲大水金矿田的金远景资源量有望突破150吨。合作早子沟金矿加大深部探矿力度,使探明金资源量累计从2008年的35吨提高到116吨,未来有望达到200吨,成为甘肃省继阳山、大水金矿之后又一个超大型金矿床。
    在开展金矿勘查的同时,该院还积极开展其他大宗矿产和急缺矿种的勘查。在祁连山腹地评价的天祝县干沙鄂博稀土矿床,已探获资源量5万吨,矿床规模有望达到大型,将成为甘肃省境内发现并评价的唯一独立稀土矿床,对改变甘肃省稀土加工业长期依赖省外资源的被动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发现的夏河县隆瓦寺院金矿和舟曲县羊里尾沟金矿控制金资源量已达中型规模,对碌曲县拉尔玛金矿补充详查,控制金资源量已接近特大型规模。在开展金矿勘查的同时,该院积极开展其他大宗矿产和急缺矿种的勘查,并积极承揽市场商业性地质勘查项目,开展地质矿产技术咨询服务,扩大地质服务领域。商业性地质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地质勘查市场化、多元化、商业化、多区域、全方位的发展格局。
    2012年,三勘院成功中标了由中国地调局成都地调中心和西安地调中心组织的西藏自治区冷布岗日地区1:5万4幅区调、西藏自治区改则县岗嘎地区1:5万4幅区调和青海省德令哈市野牛脊地区1:5万4幅矿调三个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三勘院人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西藏区调项目、青海矿调项目的成功取得,标志着该院迈出了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省外地质市场,挺进青藏高原坚实的一步。
    时隔两个月再次传来好消息,三勘院与甘肃地质工程公司已经签署了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合作协议,这为甘肃省地矿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走向国外,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目前,首批技术人员已完成了赞比亚西北省等非洲市场的先期勘查。
    由此,一个市场化、多元化、商业化、国际化的地质勘查模式已经形成,多区域、全方位发展的探索和实践,为三勘院全力开辟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走出去”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超越篇: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心胸有多宽广,我们的事业就有多宽广
    谈起三勘院的未来,王承军说:“我们的思想是实事求是的思想,是科学的思想。我们现在的思想就是: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做大做强。只要我们在创新的路上坚持不懈,不断完善、不断超越,三勘院就能持续健康地快速发展,就能在‘十二五’期间再上一个新台阶。”
    今天当你再踏进三勘院的时候,你定会被那里优美的环境所陶醉。经济基础的稳固,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变化。单位的经济总量连年猛增,固定资产增多了,基地环境美化了,办公条件改善了,职工收入提升了,各项福利事业稳步向前推进。关注民生问题,构建和谐单位,使全院上下队伍稳定、人心凝聚,呈现出一派团结和谐、欣欣向荣、奋发向上的喜人景象。这是院领导班子近年来团结务实,锐意改革,认真抓好“三个文明”建设,着力打造安定、和谐、文明地勘队伍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被兰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
    三勘院在发展壮大、做强做优的同时,始终高度重视地勘单位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不断强化自己的社会公民身份,把单位发展与承担社会责任紧密结合,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协调,积极参与抢险救灾,捐资助学,捐款捐物,帮扶少数民族脱贫致富等公益活动,累计捐助款物达300余万元,促进了社会和谐,民族团结,最终实现地勘单位的健康、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
    长远的思考、正确的决策,换来的是强大的凝聚力。如今,大批复合型人才带来了跨越式发展。他们工作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了,无论是人迹罕至的荒漠戈壁,还是雪线以上的冰川绝境,都留下了三勘人默默无闻为国家寻找矿产宝藏的身影。“十五”期间,全院完成各类地质矿产项目47项。新发现矿化点15处,潜在经济价值上千亿元,而且大部分已得到开发利用。“十一五”以来每年实现了地勘经济20%以上快速发展的态势,实现了地勘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近几年,三勘院为国家积累数亿资产,上缴巨额利税,自己却甘愿拿着并不高的收入,住在简陋的住房和帐篷里,常年奋战在条件艰苦的野外,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这就是“三光荣精神”,三勘院人用自己的勤劳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实现了自我超越。
    ——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方面 三勘院承担并完成了举世瞩目的国家重点工程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的水文地质勘探项目,填补了青藏铁路沿线水文地质工作的空白,创下了青藏高原51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冬季钻探施工的新纪录。新疆南疆铁路中天山越岭隧道地质勘查项目、兰渝铁路武都——广元段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查项目,为改善西部交通落后状况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 该院承担实施的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措勤县、日土县的地灾区划调查,兰州九州大道石峡口滑坡应急治理等一大批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排查与防治、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矿产储量监测、岩土工程勘察、矿产资源规划等各类项目,涉及矿山、城建、电力、水利、铁路和文物保护等领域。参与“5·12”汶川特大地震和“4·14”青海玉树地震地灾应急调查任务,承担了“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勘查设计难度最大的锁儿头滑坡地质灾害勘查治理工程设计任务,实施了舟曲灾后重建地灾治理一期、二期、三期项目,圆满完成了“9·18”印度北部地震引发我国西藏日喀则地区的定结县、聂拉木县次生地质灾害的应急排查任务,并积极参加了云南抗旱打井、陇南成县特大暴雨、临夏东乡特大城区地质灾害等地灾应急排查和施工任务。该院地质工程与地质灾害防治业年收入已突破亿元大关,并树立了良好社会形象,提升了市场知名度,走出了一条“以质量和诚信求生存,以技术和人才求发展”的良性发展之路。
    ——在地质遗迹调查方面 发现的甘肃永靖白垩纪恐龙足印化石群和发现并完成的敦煌魔鬼城雅丹地貌评价项目,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这两处地质遗迹,已被国家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成为甘肃省的重要旅游资源,地质工作的成果,促进了所在县市的经济发展。
    ——在古生物研究方面 在兰州盆地发现刘家峡恐龙足印群化石之后,又相继发现了完整的恐龙骨骼化石——巨齿兰州龙、刘家峡黄河巨龙。同时,还在酒泉盆地发现了极为完整的今鸟类化石——甘肃鸟,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科普观赏价值,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国内外地学界的新“亮点”,远赴日本等国展出。
    ——在实验测试方面 紧紧依靠“国土资源部兰州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牌子,先后完成了中国地调局委托的《岩石矿物分析》第四版的编写任务,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能力验证考核样品分析任务,金川公司等大型国有矿山企业的测试样品分析任务,组织编写申报了国土资源部科研项目——《含砷锑细粒难选金矿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研究》,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不同土地利用及覆被土壤理化特性研究》和国土资源部测试科研项目等一大批科研项目,拓宽了贵金属珠宝玉石检测市场,测试工作已不断扩大至农业开发、环境保护、工程建设、新材料研究等方面,为国家资源调查、地质灾害防治、地质找矿、环境和矿产评估、矿产综合利用开发研究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科学、详实的实验测试分析数据。
    辉煌的业绩,赢得了闪光的荣誉。多年来,三勘院在保持经济总量连续增长的同时,地质找矿捷报频传,环境地质屡建功勋,矿业开发蓬勃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承担的项目受到部级以上奖励50多项,并获得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国土资源系统模范职工之家、甘肃省地质找矿先进单位、甘肃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一大批荣誉称号。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矿产网证实,仅供您参考